时间:201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纪录片《宁古塔鞑子香》

撰稿/导演/摄影:李祥瑞

万年以前的火山爆发,造就了旷世美景!在这里,生命勃发,文化孕育。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宁古塔当地的叫法为“鞑子香”、“年喜花”,满语称“安春伊尔哈”。鞑子,是旧时中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一种花居然被赋予了民族血统,可见有多么的不平凡。艰险的自然环境与争相怒放的花朵形成着鲜明对比,别具精神意蕴。

在火山石地上生长,需要具备“黄山松”一样的特殊能力。因此,鞑子香不仅是春天、吉祥的象征,也代表着一种特殊品质。满族祭祖时燃烧的“安春香”,就是鞑子香叶片研制而成。满族对鞑子香所怀有的特殊感情,在永恒的虔诚中得以延续。

每年五月初,是宁古塔地区的花开时节。在高山、湖畔、台地和林间,鞑子香竞相开放。游人总是对鞑子香情有独钟,他们在花海中欢笑、舞蹈,与千百年前的先祖一模一样。

满族正白旗叶赫勒氏族于清代康熙年间迁居宁古塔,其住地初称叶家屯,后改称罗成沟村。传承至今的宁古塔正白旗叶赫勒氏河川祭,是萨满文化原始自然崇拜祭礼中最古老的祭祀,主要祭祀江河湖泊众神。

鞑子香对叶氏家族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种花传递着祖先的记忆,贯穿了生活的始终,它深深地侵入到族人的灵魂和血液,化为家族的生命能量。

叶家萨满在花海中祈福、舞蹈之后,接下来要按往年惯例采集鞑子香花瓣。照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此项工作只能由女人来做。

尽情领受自然的恩赐,无疑是一个美好时刻。

古往今来,鞑子香花海里一直重演着宁古塔人生活的幸福片段。

鞑子香性甘微苦淡雅清香,花朵和根茎都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叶氏族人习惯的做法是将鞑子香花瓣混合蜂蜜进行酿制。这种鞑子香花酱可以长期储存,一直吃到来年。叶氏族人比较喜欢吃大黄米糕蘸花酱。族人们对鞑子香花的最初印象,都是从一缕芬芳触动味蕾开始的。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宁古塔满族人家上山采集鞑子香花叶准备做萨满祭祀燃香的日子。天未亮,叶氏家族里的人们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萨满文化信奉万物有灵,按照传统,叶赫勒氏族人上山采集花叶之前,首先要拜祭山神。只有男人才能上山采香,是叶家老辈儿传下来的规矩,在老族长的带领下,叶氏家族的男人们开始登山。采集工作的步骤是砍枝叶、打捆。

采集好鞑子香枝叶运回家后,要放入仓房的阴凉处自然阴干。带枝条储存可使叶片中的油性不散失。此时,家族中的女人们在精心挑选鞑子香的新鲜叶片。

用新鲜的鞑子香叶片泡水沏茶,全家老少坐在一起品茶,是采香季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叶氏家族鞑子香的制作沿用家族中代代相传至今的古法,同时要求此项工作只能由男人来完成:挑选好晾干的叶片,再经碾磨、筛选,加工后的鞑子香呈粉末状。制作好的鞑子香要放入专用的口袋,摆放到祖宗神案下面,以备祭祀时用。

满族祭祀时盛放鞑子香的器具称“香碟”,点燃的过程称“描香”,手持香碟唱神辞称“甩香碟”。祭祀过程中,香火不断,短则数小时,长则通宵达旦。叶氏家族鞑子香从采集原料、加工制作到使用过程都恪守祖规,严格按照世代沿袭的家族传统模式操作,在具有神圣感、仪式感和本家族特色的同时,确保了文化的精准传承。

雪落古城。大地一片银白,满山遍野的鞑子香早已沉睡。腊月初八这天,叶氏族人的脚步打破了大山的宁静。他们这次上山的目的是采集鞑子香花枝条。严冬里,盛开的鞑子香将为人们的家里增添一抹亮色。宁古塔地区满族歌谣这样唱道:“年喜花,腊八栽,三十儿打骨朵,大年初一开。”腊月采下的鞑子香枝条插入水罐后,恰好可在春节开放。冬天里的花朵是春节的最佳礼物,它早早地带来春的气息,满足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

资深摄影师袁志柱多年来一直以宁古塔萨满祭祀为选题到宁安市进行采访。

现在,老袁把镜头对准了叶氏家族。此时,叶氏家族正举行传统的萨满“熏香”仪式。族人只有经过“熏香”的仪式,才能正式成为家族萨满。满族文化专家高新光先生用满语主持仪式,受邀前来的新镶白旗乌苏氏、镶黄旗瓜尔佳氏、镶黄旗富察氏、镶黄旗尼玛察氏萨满为叶赫勒氏新萨满熏香。

花开花落人如旧。

在宁古塔正白旗叶赫勒氏家族,人与花的联系总是如此紧密。

承前继后,薪火相传,千百年未改的古老习俗在宁古塔大地熠熠生辉,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好传承!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最佳见证!

宁古塔文化工作室成立于年,工作室致力于构建宁古塔人文地理影像库,拥有丰厚的影像资源和文化产品策划开发实力,可为区域软实力建设及社会各界、政宣、企宣提供强力支持。已摄制完成牡丹江镜泊湖流域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数字高清影像数百小时,形成肃慎、渤海、宁古塔文化等多个方面的3D影像素材积累。

工作室负责人李祥瑞,电影评论人,摄影师,策划人,现为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年以来在《中国电影报》、《中国银幕》、《看电影》、《电影世界》、《电影评介》、《中国音像》、《DVD导刊》发表评论超百万字,先后任《环球时讯》、《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国际先驱导报》专栏作者及新浪、网易、搜狐、天涯社区影视版主。年编著现代出版社电影评论集《香港制造》(年再版)。年从事图片摄影和地域文化研究以来,作品发表于《中国摄影报》、《民族画报》、《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科学探险》、《炎黄地理》、《旅行家》、《旅游》、《黑龙江画报》等刊物。年创办宁古塔文化工作室,致力于构建人文地理影像库和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开发。年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宁古塔影画》,先后在长影故事片《无价之宝》、央视电影频道影片《农民股东》剧组担任摄影。主要作品有央视一套及国际频道广告“中国·牡丹江”、“中国·镜泊湖”,微电影《山妖》、《花海情缘》、《湖怪》、中国首部满语影片《莺歌岭传奇》,话剧《唐宫论稻》、《醉别》、《渤海梦》等。

业务

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白殿疯病那家医院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dl/10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