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INTRODUCTIONOFSCHOOL 历史与文化学院成立于年,其前身为历史系。学院现有历史学(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和文化产业管理3个本科专业,涵盖历史学、理学和管理学3大学科门类。学院充分发挥专业资源融合优势,在渤海国历史文化、牡丹江流域文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与实践,建成了省级科普基地“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渤海国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文物修复室、地矿标本馆、地型地貌馆、地理科学综合实验室、微格训练室等。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12人、硕士15人,在读博士3人,外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基础教育高级教师等6人,现有在校本科、硕士研究生人。 学院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是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北方民族语言研究”方向之一。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承担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核心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20余部,获省厅级以上奖励20余项,举办大型学术会议5次。 学院建设完成了我校第一门慕课——《妙语人生:教师口语与普通话训练》,在智慧树网络平台运行三年来累计选修学生5万余人,获评为省精品网络在线课程。学院还建设完成了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师语言艺术》、慕课——《东北抗联精神》、私播课——《人际沟通与形象管理》。学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科研团队1个。 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师范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按照“博古通今,察远照近”的院训精神,历史学专业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教学与实践;地理科学专业依托镜泊湖特色地理环境,注重地理信息系统实操训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采取“本科文凭+行业资格证书+就业岗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近三年,共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省部级以上奖项50余项。历史与文化学院学生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历史与文化学院网址: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以及在教育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或从事地质以及环境治理等相关工作。地理科学专业:关健飞Tel:E-mail: qq.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xw/62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