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查看中宁本周美食优惠,上中宁优选,在中宁,好生活可以不贵! 摘要:伴随着阵阵掌声,演讲人郑华(化名)向坐在主席台下的宁夏中宁县宁安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李艳(化名)深深地鞠了一躬,由衷表示自己的谢意。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就在四年前,郑华还是一名大家口中的一名“瘾君子”,如今站在讲台上的他已经拥有了稳定的事业,还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下面是郑华在中宁东华学校为现场师生做的一场演讲,有关亲情、爱情、事业、感恩... 正文: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花样年华,听从老师和父母的教导,不要任性,不要盲目,慎交朋友,不要像我一样把最精彩的人生之路走岔了。虽然最终走回到正道,但是给亲人、给家庭、给社会留下的伤痕却难以抚平。” 话音落下,演讲人向坐在主席台下的宁夏中宁县宁安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李艳(化名)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自己由衷的谢意。他的演讲,也赢得了在场的中宁东华学校余名师生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是对他浪子回头的支持和欢迎。 演讲人名叫郑华(化名),今年43岁,曾经是一名农民、枸杞商贩、饭店老板、“瘾君子”,如今是一名成功的创业人。身份转换的背后,是他跌宕起伏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宁安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似火深情的真实写照。 初入商海展英姿,事业爱情双丰收 第一次见到郑华是在宁安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举办的戒毒人员家属座谈会上。他正在向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家属讲述自己的戒毒经历,与大家分享他在参加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点点滴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质彬彬、谈吐得体。如果不是自我介绍,很难将他与吸戒毒人员联系在一起。▲网络图片郑华原是中宁县枸杞之乡的一名枸杞种植户,年前后,正赶上枸杞价格好,他赚了不少钱。慢慢地,他不满足单纯的种植枸杞,做起了枸杞产加销一条龙的营生,钱虽然挣了不少,不愁吃,也不愁喝,但因为常年在外跑生意,顾不上照顾家庭,妻子对此颇有微词。郑华索性将家中百余亩枸杞地租了出去,加工厂也盘给别人,自己则在县城投资了一家饭店,凭着经营枸杞期间为下的好人缘,饭店的生意相当红火。收获了事业,还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让许多同龄人都羡慕不已。郑华再一次为自己做生意的“天赋”而得意。 交友不慎染恶习,结发夫妻双分飞祸兮,福之所倚。随着饭店生意的火爆,郑华的朋友越来越多,应酬也越来越多。他从以前不善言谈到侃侃而谈,再到“自来熟”,俨然一个生意“老手”。回家越来越晚,夫妻关系也越来越冷淡,饭店成了“家”,家倒成了“饭店”。“钱没有成为夫妻关系的‘润滑剂’,反而成了关系破裂的‘催化剂’”郑华说。夫妻关系的冷淡,迫使郑华更多地从“朋友”身上寻找安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朋友”的引诱下,郑华找到了“新朋友”——海洛因。从此,他跟这位“新朋友”形影不离,饭店无心思打理,饭菜质量每况愈下,顾客越来越少,从以前的门庭若市,吃饭都要排队,到后来变得门可罗雀,一天连一桌客人都坐不上。妻子多次劝说无效。年5月,郑华终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期间,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父母在别人面前也抬不起头,甚至女儿都遭到同学的歧视。“当时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妻子无法接受我吸毒的事实,留下女儿独自离开了,我至今都觉得对不起她们,心里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懊悔和遗憾。”郑华说。 忆往事梦魇初醒拨云见日憬未来浪子回头柳暗花明强戒两年期满,郑华按规定来到宁安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开始执行社区康复。他清楚记得,年5月的一天,他第一次到宁安镇杞苑社区执行社区康复,李艳接待了他,并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和他谈心,让他感动不已。“她开导我说,有些事情过去了就没有办法回头,重要的是以后要相信自己,戒除毒瘾,重新站起来,不要让家人再次失望。如果以后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能帮上忙的,你都可以向我们反映。” “听完李艳的话,当时我真的是五味杂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郑华坦言,李艳的一番“促膝长谈”,让他对自己的人生再次燃起了希望。郑华主动签订了协议,正式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社区康复。在帮教初期的谈话中,李艳了解到郑华文化程度比较高,又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可以帮扶其走上创业道路,解决他生活困难的局面。当李艳把帮扶创业的想法告诉郑华后,郑华到有所顾虑,说自己身份特殊,作为戒毒人员的他怕人背后指指点点。李艳当即进行耐心引导,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并积极为他出谋划策、营造条件。郑华这才慢慢放下包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艳早就了解到,郑华以前开过饭庄,经营方面也很有头脑。听完郑华的想法后,李艳帮着他寻找合适的店铺,制定创业计划等。当郑华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和朋友后,他们听说郑华要去开店做餐饮,纷纷劝他不要再“瞎折腾”了。那几天,郑华的情绪很低落。在一次心理访谈中,细心的李艳注意到了郑华的异样。得知事情原委后,李艳主动上门做郑华家人的思想工作。当郑华知道李艳专门为自己开店的事情来给家人做工作,非常感动。那天,李艳和郑华的父母谈了很久,也和郑华说了很多安慰和打气的话。“李姐的关怀和鼓励,我这辈子都会铭记在心,那天我真的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郑华说,自那以后,心里有啥郁闷和想法,他都乐意和李艳说。几天后,郑华打听到中宁某处有一处商铺正在转让,就立即联系了业主,但因为郑华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转让费用,所以他决定放弃,李艳得知此事后私下找到业主,和业主进行沟通,最终成功将转让费砍下元,这样省下的钱郑华就可以置办设施。李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郑华,郑华很高兴,但瞬间又沉默了,李艳当然知道是为什么,“钱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和叔叔阿姨说好了,他们会支持你。”郑华顿时激动的说不出话。饭庄筹备过程中,李艳又帮他解决了各种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郑华的饭庄顺利开业。第二年,郑华靠着他独有的餐饮的技术与他人合开了分店。在郑华有了稳定的事业之后,李艳又开始张罗给他介绍对象。终于,在年6月也就是他执行社区康复三年期满后的第一个月,他与相识了一年多的小云(化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新房,还扩展了店面,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日子。 对此,郑华说,没有李艳的无私帮助,他不可能在康复期间就成功创业,他想通过自已的切身体会,把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到每一位市民、每一个角落。他还当起了禁毒志愿者,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辅导员,帮助许多戒毒康复人员重塑信心、找回自我。用郑华的话说,就是“我不回避自己曾经犯下的错,我还想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的戒毒康复人员,只要有信心,未来还是一片光明。”中宁圈子碎碎念: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浪子回头”已然不易“,做贤人”更是难上加难。 郑华是幸运的,在人生低谷期遇上了一群温暖的人,郑华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远离毒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 考虑到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信息来源:中宁县禁毒办 中宁圈子联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免费发布便民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zx/49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