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合肥厉害了!上半年GDP.2亿元,同比增长8.1%

今天上午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了合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总体呈现“增长稳、质效优、动力足”的良好势头

先来看GDP:

全市生产总值.2亿,

同比增长8.1%

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

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合肥经济运行情况具体如何?

带你速看!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成绩来之不易。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我市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狠抓“六稳”落实,下足“八字”功夫,推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除了经济实力强劲以外,合肥的交通、教育等资源也爆发了!

合肥可持续竞争力上升!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涵盖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宜商竞争力等内容。报告显示,合肥可持续竞争力上升。

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中,合肥排名第30位;

在可持续竞争力排行榜中,合肥排名第29位;

在宜居竞争力排行榜中,合肥排名第35位;

在宜商竞争力排行榜中,合肥排名第19位。

社科院报告将合肥列入九个可持续竞争力上升的城市,其余八个城市分别为太原、唐山、石家庄、济南、长春、厦门、长沙和郑州。

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中,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北京分列前五位。与年相比;年北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平均下降了6.2位;而中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平均上升了2.5位。

比肩北京、天津!合肥位列16大发展型都市圈之一!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将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方面,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报告指出,目前,除港澳台之外,全国共有34个中心城市都市圈,占到全国总面积的24%,总人口的59%(达到了.5万人),GDP的77.8%。

根据发展水平差异,报告将这些都市圈分为成熟型、发展型和培育型三个层级,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范围内的7个都市圈发展最为成熟,已经形成连绵成片、互相重叠的都市连绵区。

而安徽省会合肥位列16个发展型都市圈之一!

报告建议,将城区人口万人以上、1小时左右通勤圈内人口密度超过1人/平方公里作为都市圈划定的基本门槛。

根据发展水平差异,报告将这些都市圈分为成熟型、发展型和培育型三个层级。

成熟型都市圈,其中长三角连绵区包括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宁波市为中心城市的城镇密集区域;珠三角连绵区指以广州市都市圈和深圳市都市圈所在区域。

发展型都市圈有16个,除首都都市圈包含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心城市之外,其余都市圈均为单一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分别为合肥、青岛、成都、西安、郑州、厦门、济南、武汉、石家庄、长春、太原、长沙、贵阳、南宁、沈阳。

培育型都市圈有11个,各自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分别为南昌、昆明、重庆、银川、哈尔滨、大连、兰州、福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都市圈与包含北京、天津的首都都市圈并列,并且在中心城市贡献度上排名靠前,说明合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服务能力相对较好。

经济:10年间经济增幅全国第一

年上半年合肥GDP增速全国第一,合肥经济增速以绝对优势,稳坐全国第一!

10年间经济增幅全国第一,年—年,10年时间,合肥的经济增幅高达.52%,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交通:地铁、高铁、港口遍地开花

公路方面,合肥绕城高速,合宁高速(扩建中),合淮阜高速,合安高速,,北沿江高速(滁马高速,马巢高速,巢无高速),溧马高速,芜合高速(扩建中),宁芜高速,芜铜高速,溧芜高速,芜宣高速,芜黄高速。

铁路方面,合福高铁(京福高铁),沪汉蓉高铁,宁安高铁,正在建设的合安高铁、合连高铁、合芜杭高铁(商杭高铁)、皖赣高铁、规划的巢马城际、合马沪高铁、合巢芜宣城际等将使区域交通更加便利。

地铁方面,截至年12月,合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2条: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运营线路总长52.38千米,全线共设47座站点。在建线路共有4段,包括3号线、1号线三期、4号线、5号线,共.2余千米。到年前合肥市将建成5条地铁线,运营线路约.56千米。

长期地铁规划图如下(参考版):

和江浙沪一样,安徽由于出色的区位优势,水运同样十分发达。综合实力较强的港口,有芜湖港、合肥港和马鞍山港。

芜湖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长江中路港一路16号,邮编。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0万吨。现有码头55座,库场面积60多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装卸设备台(套)。

合肥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地处长江、淮河之间,襟江拥湖,由南淝河、店埠河、派河、丰乐河、临湖、居巢、散兵、庐江8个港区组成,港口岸线总长米,港口已开发利用岸线米,共有码头座、泊位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3个,年综合通过能力万吨。

马鞍山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距长江入海口仅公里,通航条件好。在马鞍山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沿江近海,集疏运便利、承东启西、经济腹地广阔,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的第一站。

教育:科教之城,众多名校争相进驻!

合肥现目前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四座重大科学装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西北有个科学岛有国家物理实验室、国家中科院。

年,合肥市还将不断加大教育资源供给,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1所、幼儿园37所,加快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市特教中心北校区、黄麓师范等项目建设,启动合肥六中、合肥九中新校区建设。

合肥跻身中国制造第一方阵

合肥实现了在新型显示产业从“无中生有”做到世界第一。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芯屏产业集群。合肥家电“四大件”市场份额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跻身中国制造第一方阵,正在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在新型显示领域,合肥将支持发展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IC等核心配套产业,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到年力争产值突破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全力打造“中国IC之都”。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力争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及示范应用模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智能语音领域,合肥的目标是“中国声谷”;

在生物医药领域,合肥要打造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光伏逆变器、电池片及组件等,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

在机器人领域,推行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

合肥以“工业立市”迎来了发展黄金时代,“少年长成青年”,未来更有可能性无限。

为我们的合肥转发点赞!

部分文章来源:合肥发布

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zx/84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