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突发疫情,人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抗疫战争就此打响。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立即开展暑期在校居住人员核酸筛查等工作,并于7月24日发布了《理性担当,众志成城,护卫“宁”安——致南京大学全体党团员同学的倡议书》,倡导南大学子共同抗疫。我院党政也第一时间对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号召师生积极参加核酸检测,减少走动,鼓励同学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关键时刻,凸显党团员的先锋时代的奉献精神,彰显南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务实精神! 抗击疫情,地科人戮力同心 7月25日,南大青协、校团委发出紧急通知《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二次核酸检测志愿者紧急招募》,号召南大学子为全市抗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院师生响应号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当中。从核实记录黄码人员信息、协助核酸筛查到录入疫苗接种信息,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我院学子的身影。据统计,本次有5位同学参与了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的抗疫志愿服务,而在此之前已有8位同学自发参与了南京市其他社区的防疫工作。他们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甘于吃苦,用行动诠释着地科人的精神。 17级博士生倪玲玲(党员)同学在栖霞区栖园、 仙林美居广场参与核酸筛查工作 19级硕士生李超(党员)同学正在社区, 协助核对接近过禄口机场的人员信息 20级博士生石静(党员)同学引导居民登记核酸采样信息 19级硕士生沈时(党员)同学正引导群众填写核酸检测信息 20级硕士生陈素霞(共青团员)同学正在录入 疫苗接种与核酸检测信息 19级硕士生冉一早(预备党员)同学与其他志愿者 共同完成湖南路街道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 护卫“宁”安,地科人风雨同舟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我院全体师生积极遵守学院要求,健康码为黄码同学及其室友皆自觉进行自我隔离。为保障隔离同学的正常生活,我院迅速开展志愿者招募。同学们也积极报名,与隔离同学们各自一对一、一对多组队。截止至8月2日,共招募4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志愿者,志愿者们在遵守疫情防范的要求下,每日将生活物品、餐食、防疫物资送到正在隔离的同学们手中。 志愿者说 1 沈时(19硕) 为响应省委团委的号召,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在危难时刻的冲锋带头作用,我志愿报名参加了南京市核酸检测志愿者活动。防疫工作是紧张且繁重的,数千万社区居民的核酸检测需要在短时间完成,因文化水平和异地务工而对防疫政策不了解的群众亟需引导,突降暴雨也为任务顺利完成增添障碍。但是,完成这项工作也是极具使命感和光荣感的,不论是工作中收获居民群众的真心感谢,还是见证核酸检测顺利完成保障南京平安,都让我坚定今后要为国家和人民更积极努力地奉献。 2 陈素霞(20硕) 参与此次抗疫志愿服务,切身感受到了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艰辛和不易,在采样过程中,看到核酸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居民也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心中感慨万千,只要大家团结一致,服从疫情防控单位和一线人员的安排,疫情终将过去,我们终会获得胜利! 3 郑俊丽(19博) 曾经在我身意外受伤时感受过来自学院老师的殷切关怀;曾经在我学习关键时期得到过同学的热心帮助;在前几天河南特大洪涝灾害时期各个省份的政府和爱心人士第一时间支援河南。如今,南京突发疫情,身为河南学子,身为入党积极分子,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响应学院的需求,尽个人的一点力量帮助同学,共克时艰! 4 田恩农(20博) 疫情当前,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我们都应该携起手来互相帮助,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等相比,我们能做的微不足道,只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希望疫情早日退去,重见花开。 5 刘祖玺(20硕) 在南京市抗疫志愿者群里我见到最多的就是“我报名”、“我愿意”、“我可以”,在社区服务时大家一入岗就埋头苦干,争分夺秒;在组织学院抗疫志愿者时,仅仅几分钟就有几十个同学积极报名,任务分配时快速响应、毫无推诿,不论暴雨台风天还是酷暑烈阳日,他们任劳任怨、默默付出,黄码同学与志愿者同学默契配合,互相支持与理解。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响应的人民战争,让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势不可挡! 6 石静(20博) 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应该冲锋在前,入党誓言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在参加服务的过程中,能看到还有许多非党员的志愿者也奋斗在一线,作为党员的我们,更应该勇做表率,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肩负起责任,在困难面前顶上去。 在此抗疫关头,地科人从容面对,真诚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南大速度”与“南大温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南大力量,彰显了南大抗击疫情的决心与毅力。志愿者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身边的人与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我们相信,曙光终会来临,疫情总会消散! ————南大地科研究生会————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 文案 戚海博王翔 图片 地科院志愿者 编辑 俞志航姚俊成贺婉慧 封面图 邵俊晖冉一早 责编 孟胤全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