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我们本期前往

黑龙江省

宁安市

宁安,黑龙江省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

▼宁安在黑龙江省的位置

清宣统二年(年),改绥芬府为宁安府。民国二年(年),改宁安府为宁安县。年,宁安撤县建市。

—01—

宁古塔看过讲述清朝故事的电视剧的人一定会对“发配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句话有印象。一般都是犯下重罪的人才会受到这样的刑罚。宁古塔就是宁安的旧称,宁安的意思可能也是希望宁古塔地区安定。根据记载,宁古塔是满语“宁公特”的讹变,宁公的意思是六,特的意思是居址,因此宁古塔的原意就是这里居住着六个大部落。宁古塔是清朝东北边疆的重镇,统辖盛京以北的广大土地,是吉林三边之首。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在今海林市境内驻军,即宁古塔旧城。康熙元年(年),改为宁古塔将军;康熙五年(年),迁至宁安境内,即为宁古塔新城。后来,宁古塔是东北各族向朝廷上贡礼品的中转点,因此宁古塔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与盛京齐名。康熙十五年(年),宁古塔将军移治今吉林市,宁古塔的地位逐渐下降。宁古塔成为流放人员的目的地是在顺治年间。宁古塔路途遥远、天寒地冻,是被流放人员的噩梦,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在半途就会死在猛兽之口,根本到不了宁古塔。甚至有人说:到了宁古塔,就算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被流放宁古塔的人也为这里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也就是流人文化。哪怕是自己的经历有多么悲惨,气候是多么恶劣,流人也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还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02—

龙泉府渤海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唐天宝十四年(年),渤海国的都城从中京显德府迁至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境内)。三十多年后,都城又从上京龙泉府迁至东京龙原府。贞元十年(),又迁回上京龙泉府直到渤海国灭亡。上京龙泉府也一共做了多年的渤海国都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遗址在渤海镇,这座城池是仿照唐长安城而建的,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外城共有十个城门,一条朱雀大道连接外城的正南门和内城的正南门,另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把外城分割为很多街坊。内城主要是政府机关的驻地,还有一座御花园,里面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宫城就是渤海国王室的生活之处。上京龙泉府遗址对于研究渤海国历史、唐代的城市建筑史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出土的各种文物也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很有意义。

—03—

镜泊湖在上京龙泉府西南不远处的牡丹江上,有一片开阔的水面,这就是著名的镜泊湖。镜泊湖的形成是源自于火山喷发。几千年前,宁安境内发生了五次强烈的火山活动。年前,最后一次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熔岩堵住了牡丹江,牡丹江水面被不断抬高,就形成了一个湖泊。这个湖泊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也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高山堰塞湖。在唐代,当地人们叫这个湖泊为忽汗海,辽代则称扑鷰水,金代称必尔腾湖。镜泊湖这个名字则是来自于前面提到的流人。当时,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经过这个湖泊,发现湖水清澈、水面平静,往水中看去,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能够照出人脸,所以就把这个湖泊叫做镜泊湖。在镜泊湖的最北端,湖水漫过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玄武岩大坝,跌入牡丹江中,就是镜泊湖瀑布,也叫做吊水楼瀑布。这座平时瀑布宽70多米,水量最大时可达多米,落差20米。湖水就从20米高处跌入瀑布下的黑龙潭中,声势浩大、蔚为壮观。镜泊湖,不仅有平静如镜的湖面,也有气势恢宏的瀑布,也就成为了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宁安,不管是古老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还是清初的宁古塔,都已消散在历史中,不过镜泊湖的水依旧从吊水楼瀑布飞流直下。昔日边疆的苦寒之地已经变成了现在旅游胜地。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密山:天上不会掉蜜下来▼敦化:千年古都百年县,也是渤海国都城喜欢的话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dl/92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