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安市 >乡暖渤海情
时间:2022/3/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乡暖

渤海

???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的渤海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乡镇,自古膏腴之地,素有“海东盛国,水天佛国”之美誉。

???

距今多年唐代著名的“海东盛国”渤海国建都于此,先后为都余年,现存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的规划、建设仿唐长安城,遗存丰富,是世界上现存最完好的中世纪都城遗址。已投资万元,对皇城区域进行土地流转、拆迁和封闭,保护面积扩大到1.06平方公里,并建成宫城花园;投资万元实施文物考古研究,投资万元进行主要文物本体保护。兴隆寺原为渤海国时期的护国寺,清代进行两次复建,现为清代建筑,正北距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内城约1.5公里,寺内有二件国家一级文物,即千年石灯幢、千年古石佛。

来自西安的游客大鹏深有感触地说:对于普通人来讲,从来没有在这样大的宫城遗址公园里体会唐朝盛世的辉煌。来到这里,了解到这是渤海国仿照唐大明宫建造的宫城。大明宫已逝,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渤海国仍保留有历史的印迹,给我们后人带来的震撼是不能用言语所表达的。这里,值得一游!

南方的游客小齐说:“来到这边之后,感觉非常兴奋。还可以就近到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一游,这里的风景太美了,自己也有点舍不得走了,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

响水大米享有“中华第一米”美誉,古代称为“卢城之稻”,从唐代渤海国时期就成为宫廷贡米,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米,稻米远销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城市,年创效益余万元。响水大米荣获中国品牌价值评估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第23名,区域品牌价值81.36亿元,响水稻作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渤海镇悠久的历史淀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以水稻生产为背景的民俗节日——“插秧节”、“开镰节”,表现了群众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形成独特的火山稻作文化。传统的满族祭祀、江西村朝鲜族农耕时期的民俗节日——“流头节”,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目前,“流头节”、响水大米种植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江西村朝鲜族传统建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

渤海镇位于牡丹江上游,镇域内无工矿企业,水体无工业污染。全镇以农业旅游业为主,耕地总面积460亩(水田为主),林地面积3亩,水面养殖面积亩,素有“塞北小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据年统计,全镇耕地化肥施用量为吨,有机肥施用量为吨,农药施用量为0.7吨。农民科技种田和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的意识较高。旅游业以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休闲观光农业为主。

作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渤海镇的产业化、城镇化方面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已成体系,有关专项规划设计和建设正在深入完善。渤海镇正在走一条“特”字之路,一条乡村振兴之路,渤海镇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dl/95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