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寒假中科白癜风帮扶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43.html

  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金代铜坐龙

  龙,是华夏先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动物形象,自八千年前红山文化中龙的图案出现起,其形象便因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思想文化及审美意识的影响,不断变化与完善着。到唐宋时期,龙的形象中凤眼、鹿角、蛇身、兽肢、鹰爪及流畅的体型基本确定下来,而广为后世效仿保留至今。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北方民族女真族,入主中原后建立了威震一时的大金国,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龙,也成为金代帝王喜爱的王权象征之物。

  这件珍贵的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于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铜龙为黄铜质铸造而成,它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设计构想及雕塑水平高超。龙呈蹲坐式,龙首微扬,张口似吟啸,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其爪飞踏瑞云,瑞云与后腿相连,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与地面相连,龙尾上翅向外卷曲,龙首、肩部和四肢饰有卷鬣,威武雄姿,亦动亦静,浩气凛然。在龙的前右腿、尾部及瑞云处有以双向分开的扁锭残迹,当时与它物相连接固定而铸。可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据《金史?舆服》载:金世宗大定六年(年)十二月规定,将金辂“轼上坐龙改为风”,知金辂上曾饰坐龙;又据“大辇……顶轮施耀叶,中有银莲花、坐龙”记载,可见大辇顶轮上也饰有坐龙。有人认为:此坐龙与熙宗天眷三年(年)“巡幸析津(今北京),如乘金辂”和世宗大定二十四年(年)巡幸上京所乘大辇上的装饰有关。

  铜坐龙堪称金源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一种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这尊金代铜坐龙是黑龙江省省内最具分量的国宝级文物,现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唯一一家具有该文物知识产权和国家注册登记资格的单位。

十大镇馆之宝之二:金代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

年5月,黑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清理发掘了有“北方马王堆”之称的金代齐国王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

  齐国王墓,为男女合葬竖穴土坑石椁木棺墓。棺内男性为老年,胡须尚存,腰佩玉柄短刀,双手各握一金块,身着8层17件服装;女性为中年,头部及面部用黄色丝织品包裹,腰佩饰件,项戴玛瑙金丝链,身着9层16件服装。二人头后置一楷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木牌。该墓出土文物丰富、精美,保存完好,其中服装种类繁多,质料品种齐全,纺织技术高超,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华美,在出土文物中尤为珍贵。

  丝织物主要是男女服饰,分为绵、夹、单类共计30余件,有袍、衫、裙、腰带、鞋、袜、冠帽等。服饰原料有绢、绸、罗、锦、绫、纱等,经纬线排列细密,弹性、韧性良好。织工精湛,大量采用挖梭技术,织金品占有相当数量,有织金绸(绫)、织金绢、织金锦等。此外还采用印、绘、绣等技法,特别是绣法,针法灵巧多变,可分为辫绣、打籽绣、贴补绣、盘香绣、平针、接针、套针、钉线、铺线、圈金等10余种。颜色有驼、绛、棕、烟、酱、绿、青等色。花纹图案有团龙、夔龙、云鹤、飞鸟、鸳鸯、朵梅、团花、卷草、璧桃、蝴蝶、卷云等纹。袍、衫多为盘领、开裾,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点。

  齐国王墓出土的丝织物为研究宋、金时期的缫丝技术、纺织技法、印染工艺、织机种类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了珍贵资料,填补了中国服饰史研究中由于缺乏金代服饰留下的空白,是我国金代考古的一次最重大的发现。

十大镇馆之宝之三:南宋《蚕织图》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蚕织图》,卷轴,绢本、线描、淡彩。全长厘米,画心纵厘米、横7.5厘米,跋纵厘米、横8.7厘米,绘制时代南宋。作者楼璹(—),字寿玉,一字国器,卒于年,73岁,官至右朝仪大夫,初佐婺州幕,后任於潜令,他的耕织图,就是在任於潜县令内绘制的,由近臣推荐给宋高宗,根据传记上的时间推算,他献图应是在高宗奠都杭州前不久。据《鄞县志》楼璹传记载:“楼璹除於潜县,笃意民事,为耕织二图。耕自浸种至入仓,凡二十一事,织自浴蚕至剪帛,凡廿四事。事为之图,系以五言诗各一章,章八句”。宋高宗即位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为巩固政权,即下重农桑之诏,楼璹进献的《耕织图》,很得宋高宗赏识和喜爱。曾藏诸御府,其后又命翰林图画院摹绘此图。《宋史?艺文志四》记载:“楼璹耕织图一卷,高宗阅后,即令嘉奖,并敕翰林画院摹之。”清代乾隆年间,楼璹的耕织图还藏在清宫,乾隆时的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记载:“宋於潜令楼璹作《耕织图》以献思陵,每图各系五言八句诗。余在内廷,得见其真迹,诗皆小楷书。”此卷所绘内容,是江浙一带的蚕织户自“腊月浴蚕”开始,纺织至“下机入箱”为止的养蚕、织帛生产过程。此卷无题诗、无款、人物线描风格也不尽相同,再据跋语所记,可以确定为当时翰林图画院的摹本,图下所注小字为宋高宗吴皇后所书,皇后奖励蚕织,以示仪范天下。吴皇后,《宋史》有传,并见于《四朝闻见录》等书,是宋高宗的继配,她博学经史,善于书翰,其书绝似宋高宗。

  长卷由24个场景组成:腊月浴蚕;清明日暖种;摘叶、体喂;谷雨前第一眠;第二眠;第三眠;暖蚕;大眠;忙采叶;眠起喂大叶;拾巧上山;箔簇装山;?茧;下茧、约茧;剥茧;称茧、盐茧瓮藏;生缫;蚕蛾出种;谢神供丝;络垛、纺绩;经靷、籰子;挽花;做纬、织作;下机、入箱。长卷第一段是“浴蚕”,能起选种和消毒作用。“?茧”是在成蚕吐丝做茧期间,人工在蚕室内加温,并调节湿度,画面上是立满簇山的蚕宝宝,地中间放着炭火盆,一老者蹲在火盆旁,续碳调火,旁有水盆,用来调节湿度,画中都高脚灯台,表明需要日夜精心护理。“盐茧瓮藏”,是蓄茧的科学技术措施之一,画面上三口大瓮,两口已经用泥封好,一口敞开待装茧放盐,画中三男子,一人在桌前收茧,一人在称茧,一人在和泥,远处桌上有装盐的碗。这一蓄茧技术,在我国最早见于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用盐杀茧,易缫而丝韧。”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蚕书》记载:“凡浥茧,列埋大瓮地上,瓮中先铺竹,次以大桐叶覆之,乃铺茧一重,以十斤为率,掺盐二两,上又以桐叶平铺。以此重重隔之,以至满瓮,然后密盖,以泥封之。这样可使蚕丝明亮柔韧,卷上只画了三人操作,却把瓮藏方法表现的简单明了。

  画卷前半部由“腊月浴蚕”到“盐茧瓮藏”,画的是养蚕过程,后半部所画除“蚕蛾出种”和“谢神供丝”两段外,其余七段画的是缫丝织帛的过程。画面前半部注写的比较详细,在画面上难以表现的,如清明日暖种,幼蚕至成蚕每眠所需时间、所应节气、色泽变化,如何切叶喂养,如何拾巧上山等,都配合画面,用小楷标出内容并加注解。后半部所画的纺织过程,包括纺织机具和技术,画的比较详细,但注解比较简单,只有标题而无说明。所绘生缫、络垛、经靷、挽花、做纬等缫丝用具,织帛机具和操作技术,后世虽有改进,其原理相近。特别是“挽花’’一段中的机具,画上的挽花部分所绘提花机,有高起花楼,提花工正在忙于挽提经线,织机中间托有衢盘(目板),下面垂吊衢脚(铅锤),上有两老鸦翅(提刀),并有卷布轴等等。整个结构相当复杂。提花机自商周以来虽有古文献记载,但对花机的机件结构都记录不详,更难得图像记载,我馆《蚕织图》上第一次详细绘出提花机的机体、结构和操作方法,比《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所记载提花机早余年。

  长卷的布局,以一长廊式的长屋贯穿画卷始终,以所绘蚕织4事为尾。长屋用简明的界笔画出屋瓦、斗栱、梁柱、窗牖,以长廊式为背景,结构简单重复,易有呆板枯燥之感,画家在摘叶、大眠、约茧、瓮藏等场面的长屋外部,缀以忙碌的人物,消除呆板枯燥的感觉。画家又将长屋中部断开,画入“忙采叶”的场面,使人在展卷观赏时,破除了大长廊从头至尾给人的单调之感。

全卷共绘74人,形神兼备,对比鲜明。妇女41人,中老年男子3人,少年3人,少女5人,婴儿两人。在中老年男子中除“谢神供丝”一节,有一头带东坡巾、身穿绿袍者外,其他人皆头上裹着低短的黑色巾子,这是《宋史?舆服志》上所记载限制庶民幞头、巾子尺寸的反映。中青年和老年妇女除“谢神供丝”中有一披粉帛者外,其她40人都不披帛,但服装花色多种多样,不尽相同,服饰均为宋装。在缫丝织帛部分画面中,有一粉衣蓝裙束腰的女子,曾出现于“生缫”、“挽花”和“织作”等操作中,此女应该是有专门技术的女工。在“忙采叶”中,一中年男子,袒露左臂,自肩至腕刺一青色蟠龙图案,反映出当时宋代江浙一带尚有谢神、纹身的社会风俗习惯。

  此卷包首是宋代鸟兽繁华地缂丝,引首与前隔水骑缝钤“蕉林书屋”印。前隔水钤“长宜子孙”和“孙承泽印”。前隔水与画心骑缝上有一印不识,下钤“清河私印”,又下一印不识。画首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御书房鉴藏宝”、画尾钤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蕉林梁氏书画之印”、画尾与后隔水上部压押缝章不清,中钤“乾隆鉴赏”、“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下有押缝章两个,不清。后隔水钤有“蕉林鉴定”、“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后隔水与卷尾押缝章有“棠邨”、“蕉林居士”二印。另在卷尾三个接缝处也钤有“棠邨”、“蕉林居士”印。

  卷尾有元代郑子有、鲜于枢、明代宋濂、刘崧、清代乾隆帝、孙承泽等九家跋语。此卷先后收藏于元代余小谷,明代吴某家,清为梁清标、孙承泽。乾隆时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故宫已佚书画目》。0世纪30年代,该画卷由爱信觉罗?溥仪携至东北。年后散落民间,年大庆市民冯义信购得,年他将此画捐献给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蚕织图》长卷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年7月,经故宫博物院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刘九庵、王以坤等鉴定,称“此卷为文物一级甲品之最,视国宝而无愧,垂青史而不逊矣”。这件描绘八百年前蚕织的图卷,对于我国蚕织技术史具有弥足珍贵的记录,此画卷为研究、了解我国南宋时期社会经济、手工艺技术、风俗习尚及我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手法等方面,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珍贵史料。

十大镇馆之宝之四:唐代渤海天门军之印

天门军之印于年4月在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原收藏于渤海文化馆,年8月11日调归黑龙江省博物馆。

  该印为青铜质,铜片镶成,印纽扁平,中穿一圆孔,呈桥状。通高4.3厘米、边长5.5厘米X5.3厘米、厚1.4厘米、柄高.9厘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为汉字篆刻“天门军之印”;印背楷书“天门军之印”,印文笔画细挺有力,圆润活泼。印文凸起,笔画之间形成0.9厘米的沟槽。

  历史文献对唐朝职官制度有较为详细的记述,但不见天门军之设。辽金两朝亦无天门军之制,历年出土的辽金铜印亦无此种形制。这方铜印在渤海上京遗址出土,渤海仿唐制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制度。《旧唐书?文宗本纪》记载:“大和六年十二月,内养王宗禹渤海使回,言渤海置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画图以进。”虽然此处将渤海建置与唐中央政府的神策军相混淆,但至少表明渤海设有同类的禁兵组织。

  天门军印出自上京皇城内,可作为研究渤海设有与唐朝中央禁军类似的军事组织的重要线索,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一方渤海印,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十大镇馆之宝之五:披毛犀化石骨架

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是一种已灭绝的古动物。生活在更新世晚期,是由更新世早期的腔齿犀属,经更新世中期的燕山犀逐渐发展来。属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它们的体型与现代非洲犀牛近似。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北部,世界上多个地区都发现有它的身影。在欧洲一些山洞中,发现有古代人类画的披毛犀壁画,栩栩如生。披毛犀是一种全身披满长毛的犀牛,与现代犀牛显著不同的是全身长满类似青藏牦牛的浓密的长毛,亦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这具披毛犀化石,是在年的富拉尔基钢厂基建施工中,距地表9米多的淤泥质沙层中发现的。整个骨架同属于一个个体,完整程度接近%,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最完整的披毛犀骨架,是我馆的镇馆之宝,被定为一级标本。根据对发掘现场及化石的深入分析,我们知道这具披毛犀是一头年轻的成年个体,它死于秋冬季节,身上没有人类猎杀或者动物撕咬的痕迹,因此我们认为它可能是由于在河边喝水时陷入淤泥中而死。

  黑龙江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其生态环境与南方地区差异明显,从而决定了,其有着不同的生物群落特征。黑龙江地区在晚更新世地层中曾出土大量披毛犀、猛犸象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它们属于耐寒的草食兽类,绝对年代经碳14测定为1—4万年不等,反映出黑龙江地区当时大部为寒冷的干草原环境,也说明在更新世黑龙江地区有过冷暖交替的变化。通过对这种已灭绝动物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生态环境对动物演化和灭绝的影响,从而指导人们今后的生产实践活动。

十大镇馆之宝之六:南宋《兰亭序》图卷

此图为南宋作品,全长.1厘米,宽37厘米。引首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题写的“曲水流觞”四个字。整幅图卷描绘了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4位文人雅士,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于溪水边饮酒赋诗、观山赏水的情景。睹画思人,让人很容易想像出当年兰亭集序的盛况。

  画面上,以王羲之为首的4位文人分坐在溪水两畔,他们神态各异,生动逼真。有的执笔赋诗,有的起身取酒,有的静观山景。在文人雅士中间,一条清灵灵的溪水蜿蜒而行,溪水中飘流着一朵朵碧绿的荷叶,每朵荷叶上都放有一盏东晋时期一种名为觞的酒具。荷叶载着觞在溪水里流转,停在谁那儿,谁就起身饮酒,然后赋诗,作不出诗的,要罚酒三斗。画面上就有一位大概因为作不出诗来,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

  画面中,除了4位文人雅士,还有17名服侍他们的童子,童子们分工有序,有的负责倒酒,有的负责把酒具从水里取上来,还有的在照顾沉醉不醒的人,他们的面部表情生动活泼,看上去非常喜欢这场有趣的聚会。

  这场有趣的聚会名为“兰亭修禊(xì)”。修禊,是源于中国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人们在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这天,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人称之为“祓(fú)禊”。因为正值春暖花开之时,后世文人便常常相约在这一天踏春郊游或饮酒赋诗。

十大镇馆之宝之七:黑龙江满洲龙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吉祥、威严而又神奇的象征,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但在我国黑龙江省的北缘却有个与“龙”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嘉荫龙骨山。这里万年前曾是恐龙生活的乐园。

  嘉荫龙骨山盛名远播还是源于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黑龙江满洲龙”是产自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飘落异乡,几度易名,身世离奇,在我国恐龙发现和研究史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还享有“神州第一龙”的美誉。其故乡嘉荫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并经科学纪录的恐龙化石发现地而蜚声海内外。

  从年以来我馆对嘉荫龙骨山进行了六次抢救性大规模野外发掘,其中以78-79年这次嘉荫龙骨山恐龙大发掘意义尤为重大,填补了我省没有完整恐龙骨架化石的空白。两年的野外发掘在嘉荫龙骨山地区挖掘出1多件化石,黑龙江省博物馆由这些化石组成两具黑龙江满洲龙骨架,其中最大的一具真骨含量近90%,但不幸年在吉林巡展毁于火灾。目前这具是我馆当时唯一幸存的一具恐龙化石骨架。黑龙江省嘉荫县龙骨山这次发掘是我国建国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收获最多的一次恐龙发掘,恐龙的首次发掘对我省乃至全国的恐龙研究有着极深远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曾被评为黑龙江省建国以来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的这具黑龙江满洲龙是生活在万年前,已经灭绝了的爬行动物。因为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的嘴十分相似,所以为我们称它为鸭嘴龙。

  我们希望大自然留下的得天独厚的恐龙资源将作为黑龙江的文化使者,在国内外展馆之间的交流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解、热爱我们的恐龙,热爱保护我们的家园。进恐龙的世界,去探索无穷的奥秘!

十大镇馆之宝之八: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

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金代铜镜,镜面光亮,呈银白色,球状钮,做工十分精致。

镜背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一幅以山水画为背景的人物故事画面,在山脚下以为头戴席帽,身穿布袄的农夫手持锄头正在田间耕作,画面左侧是枝叶茂盛的大树,树下是两位身着长袍的官员正指着土地说着什么,这一图案表现的是中国金代官员参加春耕时的场景。据史书记载,每年的正月元日,皇帝都会与众位大臣拿着农具到田间耕作,象征新的一年从农事开始,皇帝亲自下地耕作,各级官员更是不敢懈怠,他们与农民一起在田间劳作,铜镜上的图案表现的正是官员们春耕的图景,它还表达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寓意。铜镜背面下半部分的图案为一对雌雄鲤鱼正在河水中相互追逐、嬉戏,他们张嘴鼓腮,展鳍摆尾,掀起朵朵浪花。

正面铜镜采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构图虽然复杂,但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堪称中国金代铜镜的佳作。

这面山水人物故事纹铜镜是年从中国黑龙江省绥棱县境内的一座金代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是女真贵族曾经使用过的一件器物,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铜镜出土时没有锈蚀,而且保存完好,这在传世的中国古代铜镜中十分罕见,为古代铜镜中所鲜有,是不可多得的实物珍品。

十大镇馆之宝之九: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骨架

年3月,黑龙江省肇源县三站乡松花江中游北岸的一级阶地上,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猛犸象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猛犸象化石。这具猛犸象身高3.33米,体长5.45米,门齿长.05米,臼齿显示出它是一只老象,专家们根据这头古象的骨骼特征,同时也是为纪念它的出土地——古松花江畔,最后定名为“松花江猛犸象”。为了弄清它的确切年代,博物馆专门请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作了C14测定,断定其年代为距今土年。

  松花江猛犸象属长鼻目,真象类,它是猛犸象家族中个体最大的一类。猛犸象生活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寒冷地区,时代为更新世晚期,它在地球上曾繁盛一时,到距今约l万年前的全新世绝灭。

  肇源发现的这具猛码象经科研人员精心修复和装架,于年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正式展出,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轰动。后来这具猛码象又在全国十几个省进行过巡展,它还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展出。时光如梭,一晃40年过去了,这具猛码象化石依然雄风不减,屹立在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古生物展览大厅中,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

十大镇馆之宝之十:新石器时代桂叶形石器

桂叶形石器即桂叶形石矛。年采集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的桂叶形石器属于远古石器的“礼器”,是部落首领的标志物,属国家一级文物,是饶河县中学的学生在该县小南山上发现。

饶河小南山遗址位于饶河县城南的小南山,年发掘,出土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红陶罐为多,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较少。年,又在山巅发现双人合葬墓,出土玉器、石器和骨器等,其中玉器最多,有珠、环、玦、璧、簪、斧、匕等,年代距今约年。

这件桂叶形石器为我省发现的细石器中个体最大的一件。此件文物通长5厘米、宽5.8厘米。其形制如一片两头尖的桂叶,故名桂叶形石器。该石器为周身琢,中间厚,两侧薄,形制对称,厚薄均匀,边刃加工制作锋利,是镶嵌在骨刀梗上的石片石器,属刮削器一类。从对饶河小南山遗址的研究以及石器本身的完整无缺来推断,这件石器是当时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首领人物墓葬中的随葬品,属黑龙江东部地区新石器文化。该器物制作精美,形制独特,堪为精品。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玩元素网采集黑龙江博物馆资料,同行转载请署名古玩元素网整理!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也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rk/56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