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木架上一层层发酵着的麦芽,灶台上架起的大铁锅,锅内沸腾泛起的朵朵金花,稍有凝固的糖浆较量,个孔柱的成品……”一千次的描摹,不如一次的走进,走进糖坊村,空气中就会到处弥漫着芝麻酥糖的香气,儿时的一抹记忆便会由此涌上心头。你可知道,在这“甜蜜”的事业背后,有这样一个人:作为村支部书记,他依托本村特色产业优势,通过多种运行模式,保障农民增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古法制糖的传人,他把祖祖辈辈传承的美食,融入到了这个时代、带进了人们的生活。他就是我们今天专访的主人公,黑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李云良。

李云良,现任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东京城镇糖坊村党支部书记,他也是李糖坊古法制糖的第七代传人。据李书记介绍:他的祖辈们是从清代闯关东时来到的东京城镇,依靠开发出的土地维持生计,农闲时候就把在山东老家的制糖手艺利用起来,开办制糖作坊,今天的糖坊村也因此而得名。经过李家几代人的努力,本已闻名周边,销量可观的芝麻酥糖,因各种原因,手艺却逐渐失传了。如今村里也仅有90岁高龄的老人了解制糖工艺,李云良为了不让家族手艺失传,也为了将芝麻酥糖打造成这一地方的金灯台产业,他特意返回山东老家,寻找懂得制糖工艺的师傅,通过请教学习,重新掌握了这门技艺。

有了技术,接下来李云良就要用不能忘记的初心,接力好这份百年的传承,还要用一颗诚挚的匠心,打造自己心里那份完美的酥糖事业。身为继承者,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所以从精选麦芽发酵到最后成糖,李云良在每道工序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拔糖、搓挺、上汽、上芝麻、撑圆、凉糖等,道道工序,行云流水。看似简单的十几道工序,时则需要极大的耐心、细心和韧性,光熬糖就需要3个小时,每一个芝麻酥糖掰开后都会呈现个孔柱,李云良说:“因古法制糖对环境要求严格,需户外冷,室内热,同时湿度还要大,因此芝麻酥糖多在冬季加工,才能保证每一个芝麻酥糖掰开后都呈现个孔柱,用手一攥碎成碎渣,口感酥脆,甜而不腻,不粘牙,润喉沁肺。”

自乾隆59年流传至今的古法制糖工艺,在时代变化中不断创新发展,不变的是儿时的情怀,不变的是孔酥脆的口感,不变的也是李云良对家族这份技艺的传承。

李云良组织村党支部以一村一品为发展主线,通过技术整合,改进做糖工艺,新购置机器设备等原辅材料,带领村民发展芝麻酥糖产业,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让这一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目前,在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产品已远销省内外。李云良志愿把祖辈们的这道以纯绿色为代表的美食,弘扬到五湖四海,世界各地。

“芝麻酥糖”这道凝结在舌尖上的甜蜜,经过五百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文化,随着味蕾一代一代传承。李云良,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基层父母官,他将迎着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春风,不断充盈自己,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传承者和带领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sms/127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