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黑龙江的古城遗迹,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在广阔的黑龙江大地上,散落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古人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古人的智慧与辉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作为中国唐代渤海国(~)的都城遗址,坐落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紧邻镜泊湖东北的牡丹江畔。其外城周长达到16.3公里,总面积更是广阔,约为16.4平方公里。在公元年,渤海国三世王大钦茂将国都从中京迁至上京,这里便成为了长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遗址所承载的,是渤海人创造的“海东盛国”的辉煌历史,它曾是东亚仅次于唐长安的第二大都会。如今,该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年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瑰丽。黑龙江省东部的海林县,曾是清廷流放人犯的宁古塔所在地,这片土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六人曾居住于此,满语中“六个”被译为“宁古塔”,因而此地得名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宁古塔历经新旧两城,旧城位于今海林市旧街,而于康熙五年(年)迁建的新城,便是如今的宁安市区,被称为宁古塔新城。在清初时期,宁古塔不仅是盛京(今沈阳)以北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更管辖着黑龙江、乌苏里江广袤无垠的地区。如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昂昂溪古文化遗址静待人们的探寻与发现。昂昂溪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已经历了六七千年的风霜。它坐落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是由沙丘环绕的细石器出土地,展现了中国北方渔猎文化的独特魅力。自年考古学家梁思永的发掘开始,这里便成为了考古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多次发掘中,大量用于渔猎的压制石器和骨器得以重见天日,经过碳-14的测定,这些文物的年代确定为距今-年。炮台山古城,因其坐落于形似炮台的孤山之上,因而得名。这座古城在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积极筹备申列世界文化遗产。其山顶城中,独特的“北斗七星祭坛”布局令人瞩目,不仅是我国首次发现以天文星座为城市核心建筑布局的实例,更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已知的最大七星祭坛。 位于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处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同样充满了历史的厚重。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作为金朝年至年间的都城,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金代都城遗址。该遗址在金世宗大定年间曾进行过修复,使得皇城午门及宫殿建筑遗址得以完好保留。此外,外城的城墙、瓮城、马面、角楼以及护城河遗址也依然清晰可见。这一历史遗迹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2公里处,与塔子城古城遗址相映成趣。塔子城,这座辽代中期的古城,被誉为泰州,隶属于辽上京道,曾是节度使的驻地。它不仅是契丹人控制北方的重要军事和政治据点,还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城。在辽阔的疆域中,它曾管辖着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白城以及内蒙古扎赉特旗等地。据《辽史》记载,泰州境内有户人家,其中正户,蕃汉户,总人口高达2人。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依然屹立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塔子城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xw/125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