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化底色厚植产业“增成色”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走笔(下)

  怀药、太极拳是温县的两张文化名片。

  11月1日,年温县第十届铁棍山药文化旅游周隆重开幕。这必将成为温县提升铁棍山药原产地、太极拳发源地两大文化品牌影响力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文旅+铁棍山药’的双品牌路径,不仅增添了温县铁棍山药的文化底色,也厚植了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优势。”温县县委书记毛文明说,“近年来,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迅猛,不仅叫响了温县铁棍山药品牌,也打造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并成为焦作怀药文化的代表元素、河南农业的一张名片,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温县铁棍山药年种植面积约公顷,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共17个,拥有2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拥有怀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从事怀药生产销售的农户达1万余家,开发深加工产品6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其中,天香面业的“麦乡”牌太极铁棍山药挂面获金质产品奖,怀山堂公司的“怀山堂”牌铁棍怀山药粉获优质产品奖;红峰合作社的“红峰”牌铁棍山药获中国第十一届有机食品博览会优秀奖、中国第十八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春种秋收,天地滋养。深谙怀药种植之道的温县人,对此也是毫不惜力。10月11日,在河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上海)展览会上,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培华现场向与会人员倾情推介家乡的“神仙之食”——铁棍山药。

  一个是养生佳品,一个是修养身心。铁棍山药与太极拳的融合,绝非始于今日。为了推介温县铁棍山药,温县于年邀请太极拳大师王西安作为温县铁棍山药代言人,录制《我为温县铁棍山药代言——家乡味道》宣传片。

  其实,自年起温县每年都召开温县铁棍山药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省、市级媒体及行业专家参加,对温县铁棍山药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而今年,该活动升级为文化旅游周,并把活动主题定为“品铁棍山药练太极神功”,正是为了扩大铁棍山药原产地、太极拳发源地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助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自然,因铁棍山药和太极拳而声名远播的温县,其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可谓相当不错。

  产品上融合,百花齐放“共争春”。怀山堂、天香面业、大咖食品、五行食品、鑫合实业、健国怀药、南韩村伟涛等自主研制的铁棍山药面、怀菊花面、怀药酥、山药麻花、山药薄饼、山药月饼、山药粉条、怀药饮品等特色产品,立足营养健康,市场销路好、口碑好、效益好。

  业态上融合,文旅资源“连珠成串”。该县整合小麦、怀药、林果、黄河滩区、太极拳等特色资源,开发了陈家沟太极拳景区—古贤碾馔—小麦博物馆—“麦药轮作”基地—黄河滩区景观的农业观光路线,开发了独具温县地方特色的怀药膳食,各大酒店形成了以“四大怀药”为主的怀药宴。

  品牌上融合,打造“温县农耕”大品牌。该县围绕铁棍山药、温麦良种、调料、面制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打造县域公用品牌“温县农耕”,统一对外叫响温县农产品品牌。

  相关资料显示,年,国家从种中药材中选出44种“国药之宝”中药材,温县铁棍山药名列其中;年,温县铁棍山药被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产品”;年,获原产地证明商标;年,温县铁棍山药产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出口‘四大怀药’质量安全示范区”;年,温县铁棍山药被批准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年,温县铁棍山药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温县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年,温县铁棍山药被列入河南省知名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并连续三届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年11月15日,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温县成立,标志着我国山药产业进入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阶段。据介绍,国家山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所作的重大布局和要求,在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组成员、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明军的倡议下,联合全国山药科研、生产、推广、加工等单位、部门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集聚全国山药科研优势资源,通过重大科研任务引领、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以解决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开展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逐步实现山药产业的生产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多样化。该联盟以培育优势品种、优质产品、优良品牌、优秀人才为工作落脚点,努力打造引领山药产业科技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地和样板,提升我国山药产业发展水平,高质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山药产业。

  目前,温县已与该联盟负责人李明军协商对接,产业联盟办公室即将落地温县,集聚联盟的科研院所、山药企业等创新主体力量,在山药科研、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建设、高端产品开发、产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树立标杆,形成全产业链、全过程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的产业格局,把温县打造成山药产业发展的全国高地,占领山药发展的制高点,推动铁棍山药产业稳步发展。

  据相关专家介绍,中药材讲究“道地”性,同一植物产地不同则药性不同。《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中国药物学》记载:“山药在温县自古以来既是主产地又是加工要地,驰名中外。”温县铁棍山药是怀山药中的古老品种,以其色白、粉足、质坚、味甘、药性足等优良品质被誉为怀山药中的极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温县铁棍山药可做对比的当属宁夏枸杞。枸杞原产地宁夏栽培枸杞的历史已有多年,在六盘山脉的清水河和黄河红泛区交汇的神奇土地上,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水土光热条件,孕育出了红遍天下的中宁枸杞。

  据《朔方道志》记载:“枸杞宁安堡(今宁安镇)产者最佳。”《中华药典》明确规定:“药用枸杞子为宁夏中宁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宁枸杞因其药材、食用、保健美容价值高,抗癌、益智、养颜、滋补功效强而驰名中外。可以说,枸杞已经不单是一种农产品,而是中宁乃至宁夏的一张地理名片。

  也正借此文化品牌优势,中宁县在斑斓的树木和葱绿草地的怀抱里,建立了国内首座以枸杞文化展示为主的博物馆——中国枸杞博物馆。该博物馆作为中宁探索枸杞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工程,分为枸杞历史介绍、枸杞文化展示、枸杞加工流程、枸杞产品会展和枸杞全国销售分部5个展示专区,有力地带动了中宁枸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独有偶,在宁夏贺兰工业园区,百瑞源公司也建设了枸杞博物馆(中国枸杞馆),并成为宁夏唯一一个以枸杞元素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据悉,温县目前已有鑫合实业、保和堂、怀山堂、红峰合作社4家公司在筹建、在建怀药博物馆。我们相信,在古温大地上,不久的将来必将出现“山药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共生共荣场景,以其独具特色的“温县模式”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我市文化产业赋予新内涵,注入新动能。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许伟涛陈彬通讯员徐宏星闫文静报道

往期回顾别羡慕!全国人民都在吃焦作这种“神仙之食”!高科技!绝对想不到,铁棍山药这样种出来的!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牛守明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实习生:别小爽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zx/56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