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今年1月至11月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突破4.3亿人次达到4.33亿人次(长途直通旅客0.83亿,短途管内旅客3.50亿)日均发送.1万人次占全国铁路客发总量22%全年客发量有望突破4.7亿人次铁路部门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旅客健康的前提下加强客运组织便利人员有序流动助推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许文峰摄

疫情防控落细旅客出行放心

11月23日,乘G次列车去往北京的旅客沈先生发现,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从发车起,定时对车上的门把手、按钮、卫生间等重点部位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对口罩佩戴不规范的旅客提醒正确佩戴,列车广播循环播放防疫知识,这让他心里特别踏实。

铁路是防疫的关键场所。长三角铁路严格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分层分级精准施策做好疫情防控,今年先后发布疫情防控指导通知65份,根据防疫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站车防控、入境人员转运等重点工作。

郭剑摄

长三角个办客车站配备现场手持式测温仪台、红外人体快速筛查仪台;旅客列车配齐防控、防护用品,落实餐车管理要求,实施旅客体温抽测。截至11月底,旅客测温约7.3亿人次,处置发热旅客人,实现旅客体温测量率、规范口罩佩戴率、发热旅客移交处置率三个%。

自今年1月以来,铁路部门坚持每天定时对车站闸机、电梯、自助售票设备等公共服务设施设备进行预防性消毒,每天营运结束后对候车室进行一次全面预防性消毒,对所有终到进库列车实施趟趟消毒;同时加强对客站和列车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和检查维护,加大通风系统新风供应,保持室内、车上空气新鲜……一项项严密的防范措施,构筑起旅客安全出行的保护屏障。

铁路部门还多次调整退票政策,做好重点人员、物资运输。截至11月底,累计闭环转运入境重点旅客人次,协查旅客密切接触者车次26.72万人次,协调运送医务人员59批次人、疫情防控物资批次吨。

钟浩维摄

运力供给精准客流企稳回升

10月1日,上海虹桥至长沙南G次列车上张灯结彩,歌声飞扬,客座率超过90%。当天恰逢中秋、国庆双节,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9万人次,创下今年以来单日客发量最高纪录,部分列车再现“一票难求”的场景。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的出行客流正在企稳回升。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客运呈现了初期断崖式下跌、中期有序恢复、后期企稳回升三个阶段的特点。铁路部门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铁路运输组织,精准分析客流需求,实施灵活的“一日一图”差异化客运运力供给,做到有流开车、应开尽开,畅通铁路大动脉。吴崇远摄在1至3月份,长三角铁路客流大幅下降,客发量单月最高降幅达87.7%。铁路部门根据大数据预测及时调整运力安排,在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对部分旅客列车实施临时停运,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和重大战略成果,我国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铁路部门精准施策,围绕复工复产、跨省团队游政策放开、清明、端午、五一、暑运、十一等节点或变化,精心培育客运市场,动态调整运力,旅客出行信心指数不断提升。铁路日均客发量从2月份21.1万逐步回升到4月份84.6万、6月份.1万、8月份.6万、10月份.4万,保持了环比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列车向着市场开。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还围绕商合杭高铁合湖段、沪苏通铁路、衢宁铁路等新线开通后运输格局变化,以及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精心编制季度列车运行图,不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在今年第四季运行图中,共编制旅客列车运行线对,列车开行数量创新高,开行方案更科学,运力供给的品质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服务走心暖心旅客体验更好

服务千万条,走心暖心第一条。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围绕助力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方便旅客出行等,推出一系列的服务新举措,旅客出行更便捷、体验更美好。

2月份以来,长三角铁路积极对接区域内劳动力输入地区,精心设计“一车一策”方案,精细组织复工专列开行,为返岗职工解难,为企业复产纾困。累计组织开行复工专列(包车)批次、列,运送务工人员超过10万人次,创造了与疫情防控形势相适应的旅客运输新模式。

许文峰摄

“定制专列解决了我们复工返程难的问题,而且进出站加强测温,车上安排分散就坐,让我们疫情期间出行更放心、更安心。”来自四川的务工人员沈先生说。

6月20日起,全国普速铁路实施电子客票,长三角铁路65个普速客运车站和42个高普混合客运车站告别纸质火车票,让更多的旅客感受到“一证通行”更省心、更放心。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客票在自助退改签、旅客无接触进出站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显现。截至11月底,长三角铁路累计发售电子客票3.14亿张。

坐高铁也可以像坐公交车一样随到随走。7月28日起,沪宁城际、宁安城际、宁启铁路试行“铁路e卡通”,旅客无需购票,通过“铁路e卡通”乘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zx/61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