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和鸡西革命老区 ——记张闻天同志对鸡西革命老区的贡献 文/李景和 德高望重,与天地共存! ——题记 现在人们都知道东安地委书记吴亮平、东北局生产委副主任陈郁,以及曾经给林彪当秘书的鸡宁县委书记谭云鹤。鸡西矿区出煤炭、出干部、出经验,却不知幕后的张闻天同志作出的贡献有多少! 张闻天是东北“八·一五”光复后、党中央延安来到东北级别最高的干部,是在延安被毛泽东称为“明君”、六大党的总书记,以“七大”后政治局委员身份来到东北参加东北局领导工作的。他年10月20日从延安来到东北,12月9日就赶到合江省牡丹江地委的宁安县,一直工作在斗争第一线的风口浪尖上。 年5月至年5月,张闻天同志任合江省委书记; 年春任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 年任辽东省委书记。 张闻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对于鸡西革命老区的贡献,和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功昭日月、永垂不朽。 张闻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 张闻天(年8月30日—年7月1日),原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取《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意。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张闻天曾短期内当过党的总负责人(总书记),“遵义会议”后三年多存在着“洛(张闻天当时的笔名为洛甫)毛合作”的领导体制。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者型”人物,一向愿意钻研理论而不擅于具体事务,曾三次主动“让贤”,被传为佳话。 张闻天同志是江苏省南汇县人,祖籍江苏无锡。 年参加五四运动;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年10月参加长征,途中出席遵义会议,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驻苏联大使及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年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并被撤销所担任的外交部副部长,保留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酷迫害,于年7月1日在江苏无锡病逝; 年12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过去对张闻天等所作的错误结论; 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张闻天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他的老战友致悼词,赞颂张闻天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中国共产党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半个多世纪中,始终奋斗不息,把整个人生献给了这一壮丽的事业。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优秀品德,赢得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尊敬和思念。 党史上张闻天三次主动“让贤” 从年轻时起,张闻天就喜好理论研究和宣传,不擅于处理琐事。他戴着眼镜,不苟言笑,常在沉思问题,从外表看完全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被推为总负责人之后,他自己感到并不完全适合于领袖地位。 年4月,红军长征渡过北盘江后,组织上要派一位中央负责人到白区工作,张闻天主动要求离职前去,因毛泽东等不同意而改派了陈云。同年夏天,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了表示团结,他又主动提出将自己的职务让出来,被毛泽东劝止。 年秋天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前,共产国际确认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但职务并未明确。于是,张闻天又在会议期间诚恳地提出,应推举毛泽东为党中央总书记。毛泽东经过全面考虑,对张闻天说:“洛甫,你是‘明君’,开明之君,党中央总书记继续由你担任吧。” 会后,张闻天却“主动让贤”,将工作逐步转交给毛泽东,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地点,也由他过去的窑洞移到杨家岭毛泽东的住处。“让贤”之后的张闻天,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 他一向敬重毛泽东同志,却又从不盲目,有独立见解并愿意不断探索。脱离领导岗位后,他自感缺少实际经验,主动去农村搞调查,随后提出一个将来“如何使农民富裕起来”的生产方式设想。当时的环境条件使他这一设想不能实现,不过几十年后再看这一见解,人们却不能不佩服张闻天的远见卓识。 (一)建立三江革命根据地是他和陈云等东北局领导的共识 日本投降后,在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斗争中,东北是国共两党必争的战略要地。面对急剧变化的形式和复杂的斗争,张闻天同志主动要求到东北从事地方工作。年10月,中央陆续派张闻天、彭真、高岗、李富春、林彪、罗荣桓、陈云、陈郁等20名中央委员与中央候补委员,率领2万干部11万大军挺进东北。 张闻天一到东北就身体力行地调查、研究、落实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指示,和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斗争。到东北、直至担任合江省委书记都是张闻天毛遂自荐、请缨出战、挂帅疆场的结果。 当他和时任北满分局书记陈云铺开东北地图,看到了佳木斯这个地方——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腹地,像一把沙发、背靠苏联、左有朝鲜位置,都感到一旦哈尔滨失守,北满分局就可以迁移到佳木斯办公、是绝好的根据地选址,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取得了一致的共识。 于是,经东北局提议,张闻天就在年春天担任起合江省委书记兼合江军区政委的职务,执掌帅印,披挂出征在三江平原的第一线上。当时的东安地委(现在的鸡西革命老区)、牡丹江地委等都是在合江省委领导下的辖区。 (二)派出得力助手吴亮平出任东安地委书记 年3月21日,我们鸡西革命老区工运史话编辑部同志一行三人有幸瞻仰了张闻天在牡丹江畔宁安的工作间(年,宁安市把建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12月,为黑龙江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幸参观回顾了这段珍贵的红色历史。 年4月初,吴亮平由哈尔滨赴牡丹江宁安县张闻天住处时,是带着全家老小和秘书吴杰、警卫员罗衡来的,可见是来这里“背水一战”的了。中共七大后,两位老战友第一次在东北的战地重逢,格外欣喜。张闻天是吴亮平的入党介绍人,还长吴亮平八岁,其革命情谊不言而喻。吴亮平也一直把张闻天当成“良师益友”。 当张闻天要把吴亮平派往东安地委书记任上时,不光回忆了他们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所经历的苏联“新经济政策”阶段,还有在瑞金的中央苏区从事经济工作时,斗争工商业者和对地主富农不分田、分坏田、不给生活出路的错误做法等经历,还共同分析了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当时的斗争形势、特点,以及我们党的方针、策略等。他们几乎是守着地图、守着江山彻夜长谈,真正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其激烈程度溢于言表。 鉴于前任中共东安地委书记于化南去上任途经林口遇害的教训,张闻天决定派身边的警卫部队护送自己的爱将吴亮平一直到鸡宁(西)上任的所在地。 (三)派工运领袖陈郁去鸡西矿区 年5月,张闻天同志和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在哈尔滨接见陈郁同志,并向其传达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要求他们立即开赴北满,建立农村根据地,确保佳木斯到图们的铁路线畅通。为此,成立了“依勃桦特区”,要求他们在勃利、依兰、桦南三县及其周围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实行土改,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张闻天是陈郁的老战友,在上海时就在一起工作,现在就更志同道合了。 张闻天介绍说:“这个特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匪问题,那里的匪患已经连续一百多年了。但是,这个特区的战略地位很重要,蒋介石在那里委派了东北派遣军司令和三个军长,力图隔断我们和苏联的联系。如果不发动群众,解决那里的集团匪徒问题,其他工作就无从说起。” 陈郁同志果然不负众望。年2月,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生产委员会副主任,转战鸡西矿区抓煤炭的时候,依勃桦特区已经为北满根据地站稳了脚跟,成为东北战场的一个可靠后方。 位于北满的鸡西、鹤岗煤矿,原是我国两大煤炭生产基地。陈郁到鸡西时,只见满目疮痍、一片凄凉景象。经过陈郁同志发动群众、民主改革、支援前线、生产竞赛、创办工人干部学校等多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很快就把矿区的生产面貌改变了,呈现出革命热气腾腾、生产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四)选调鸡宁县委书记谭云鹤同志做林彪司令员的秘书 年12月11日,我们在北京三里河(月坛老街)谭老的家里的谈话回忆记载—— 那是年10月,谭云鹤的工作发生调动,由鸡宁县委书记调到东北局民运部做干事。当时的民运部长是高岗、副部长是李大章同志,下边有四个人,即徐宾如、韩进、向树宝和谭云鹤。没有办公室,就在高岗家里的会客室办公。后来东北局组成东北巡视团,团长为高岗、副团长为张闻天,成员分别是于杰、于建亭、陈绪宗和谭云鹤。 后来城市解放了,民运部又改成城市工作部,成立了巡视组,高岗、张闻天是组长、四个人分别是鲁民、于杰(后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于建亭(后任陈云同志的秘书)和谭云鹤。谭云鹤的直接领导是张闻天。 每讲到张闻天同志时,谭老总是深情地回忆说—— 这位领导人确实是“学者型”、“科学型”的决策者,真有全局观念、大局观念,总能分出轻重缓急来,及时把工作任务完成。当时他们工作很忙,检查指导面上的工作、出经验做法、找经验教训、也很得心应手、配合得很好。可就在这时,林彪司令员在前线委托张闻天为他选择一位秘书,条件有三,即: 一、要当过县委书记。因为林彪不熟悉地方工作,希望找个具备地方工作经验的秘书; 二、要文字通顺、文笔流畅,有一定写作水平能力的; 三、要年轻人,未曾婚配的。 经过层层选拔,张闻天认为谭云鹤符合条件。 可谭云鹤也提出自己的三点不足,即: 一、自己没当过秘书; 二、不熟悉军队的工作; 三、自己脾气不好。 可张闻天还是认为谭云鹤比较合适。经过几天酝酿后,还是把谭云鹤找到办公室谈话,尽管依依惜别,还是安排他去。不过张闻天最后倒是实实在在地表示:“你条件比较合适,干一段时间,有机会我再把你调回来。”就这样,谭云鹤服从了组织安排,辞去了警卫员的职务,只身前往到哈尔滨江北太阳岛地区的驻地,担任了林彪的秘书。 随着通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军顺利进京。尽管谭云鹤胜任了秘书工作、林彪也有想挽留人才的意思,但张闻天还是把他调回了沈阳东北局工作。用谭云鹤回忆的话说:张闻天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是起到过扶持、帮助作用的良师益友,是令他难以忘怀的领导。所以,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得胜之军”司令员的身边,投入到地方具体基层群众工作的“学者型”领导张闻天的麾下。 (五)张闻天在合江省委书记位置,推动鸡西革命老区前进 回想年,那次在北京谭老家中访谈,除了他给我们穆棱河文化长廊和鸡西东北民俗博物馆题字、赠书、留影的回忆至今难忘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谭老对张闻天同志的学识、胸怀、远见卓识的介绍。 谭老深情地回忆道—— 东安地委,特别是鸡西(宁)县委出经验,很大一部分和合江省委的领导、特别是张闻天的指点有关系。 谭老记得,有一次他到佳木斯去汇报鸡宁县“关于‘土改分得的成果是吃掉、花掉、挥霍掉,还是用来扩大再生产、发展生产的大讨论’的几点做法”,张闻天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称赞,有时还充分肯定、指示要继续发扬、发展下去。 没想到第二天《合江日报》就全文发表,还加了一段评论在上面。谭云鹤还没回鸡西呢,就看到了他们的做法被当成经验介绍出来,真快、真及时啊!结果后来不但在东安地区、合江省产生了推动作用,还被《东北日报》转发,在全东北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那时候的半截河居仁村(现在的鸡东县向阳乡红星村)是东安土改工作团所在地,开会介绍经验、参观学习经验,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人流不断,就像当年的延安一样,人们称之为“小延安”、感到十分亲切。 就是现在,我们编撰《鸡西革命老区工运史话》,到省档案馆、长春吉林省档案馆查阅《东北日报》《合江日报》等历史档案,都能发现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足迹,看到当年的实况报道和历史记录,都是那么亲切、那么感人!当时真是爱不释手。我们就用照相机把它照下来,用复印机复印下来,作为历史资料写进《鸡西革命老区工运史话》留存下来。 作者简介:李景和,共产党员,年8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鸡西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法律顾问),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高级法官,《黑龙江法制报》鸡西记者站原站长,研究员职称。曾先后就职于鸡西矿务局——市委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税务局——市中级法院,退休后曾先后受聘于鸡西市穆棱河综合治理改造项目办公室——市老促会(老区建设促进会)老科协(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特聘研究员——鸡西革命老区工运史话编辑部——鸡冠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诗歌、散文、论文等先后被报刊杂志发表,其《鸡西革命老区回忆录》中多篇文章被《黑龙江革命老区杂志》、《奋斗杂志》和《黑龙江日报》转发,其中《陈云和鸡西革命老区》已经填补陈云生平大事迹空白,《陈郁、李尔重在鸡西的红色足迹》已被“中央党史网”、“党建网”、“百度网”等百家网站转发,还被李尔重武汉博物馆、深圳陈郁纪念馆收藏,《陈慕华和她在穆棱煤矿培养的第一批二十六名女矿工》被《鸡西日报》、《鸡西晚报》以及《鸡西矿工报刊》发出后,被陈慕华穆棱煤矿博物馆收藏。其诗歌、散文曾荣获。曾参与主编《穆棱河文化丛书》和《鸡西革命老区工运史话》(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准备出版《诗集》、《散文集》、《论文集》以及《穆棱河红色故事回忆录》等书。编辑:高可欣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inganzx.com/naszx/89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