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求职招聘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 五大连池 年-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莲花湖、燕山湖、白龙湖、鹤鸣湖、如意湖组成串珠状的湖群。 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有铁硅质、镁钙型重碳酸低温冷矿泉水;有偏硅酸、氡等类型矿泉水。 镜泊湖 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海拔米。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 湖水深度,从南向北逐渐加深。最高水位多出现在八月至九月,最低水位多出现在三月至四月。 镜泊湖地质构造结构主要为花岗岩、珍珠岩、玄武岩等。镜泊湖属于新生代第三纪中期所形成的断陷谷地。第四纪晚期,湖盆北部发生断裂,断块陷落部分奠定了今日湖盆基础。园区西北部的火山群自万年前不断喷发,形成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玄武岩台地,距今年前左右的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的熔岩在今镜泊湖电站大坝附近和沿石头甸子河断裂谷又有玄武岩溢出,熔岩流与来自西北部火山群喷发物和熔岩汇集。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岩堰塞堤,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及其支流,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还形成了小北湖、钻心湖、鸳鸯池等一系列大小湖泊。 “响水大米,大米中的战斗机”,明、清时代为"皇粮"、"御米",其生长在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上。石板上土壤的厚度约为10-30厘米,灌溉水源来自亚洲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水质纯净、无污染。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的稻田高出了2—3摄氏度左右。据此回答1-3题. 1.用响水大米做饭,汤似鲜乳,米如油注,香味袭人。响水大米品质好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东北有肥沃的黑土B.石板地昼夜温差大 C.灌溉水源好,好水出好米D.经历代选育,稻谷品种好 2.响水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熔岩台地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限制响水大米种植范围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特殊的地质和土壤环境—“石板地”面积有限 B.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限制其他地方种植响水稻米 C.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优质水稻种子资源流失 D.响水大米只适宜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环境,其他地方引种质量较差,产量低 3.我国是稻米的原产地,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下列做法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是 A.到非洲等地境外屯田,增加粮食产量B.大幅度提高种粮补贴 C.提高复种指数,地尽其利D.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黑龙江五大连池地区整齐排列着14座火山锥,火山下的石龙江串联着五个湖泊。左图为五大连池部分地区示意图。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右图),其形成与熔岩流经潮湿的地面密切相关。二百年前黑龙山火山喷发后,只有生命力顽强的火山杨等能在这里的焦土上生长,几十年后才有其它植物跟进生长,目前该地植被逐渐朝火山喷发前的类型恢复。据此完成4-6题。 4.由图可知 A.五个湖泊都因火山口蓄水而成B.石龙江主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 C.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D.火山群主要为西北—东南走向 5.关于喷气碟、喷气锥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多出现在火山口旁B.在黑龙山的数量要比在白龙湖畔的多 C.因流水侵蚀而形成D.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 6.关于黑龙山植被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被的垂直分异比较大②火山杨为其他植物跟进生长改善了条件③喷发前属于针阔混交林④火山焦土是火山杨生长的有利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年火山爆发,大量熔岩阻断了河道,形成了5个相互连接的湖泊——五大连池。其周围分布着14座火山,火山海拔为米-米。火山和湖泊一起构成了“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地质公园。图3为五大连池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五大连池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成因上属堰塞湖B.性质上为咸水湖C.春季水位最高D.湖水深,湖岸陡 8.五大连池风景区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垂直自然带丰富B.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C.人类活动干扰小D.火山喷发,生物演替复杂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9、10题。 9.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10.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响水稻,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具有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等特点。响水大米是世界上唯一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生产稻米的区域。其生长的土地为古代火山爆发时,岩浆流淌凝固而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由于大面积石板地反射热量,使地温、水温分别比一般稻田高出2~3℃左右。腐殖土积于其上,厚度达20~30厘米,其水质为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及地下泉水。远在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自唐代以来,至宋、元、明、清,响水大米始终是历朝贡米,为皇室所享用。当地农民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并在稻田中养鸭,稻米热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地。 材料二图示为渤海镇行政区划图及响水稻分布示意图。 (1)分析响水稻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的主要原因。 (2)说明渤海镇农民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效益。 (3)分析响水稻米热销俄罗斯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B 2.A 3.D 1.影响大米品质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当地的气候条件。石板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故B正确。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当地的气候条件。 2.响水大米品质优良是因为“石板地”增大了昼夜温差,因此“石板地”面积有限,限制响水大米种植范围扩大。故A正确。 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是: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提高单产。故D正确。到非洲等地境外屯田,容易受国际环境的影响,粮食产量不稳,题干强调“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故A错误。大幅度提高种粮补贴不是最重要的途径;复种指数主要有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很难改变。故B、C错误。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4.C 5.D 6.C 4.由图可知,五个湖泊都位于火山下,火山口蓄水而成是火口湖,在火山顶部,A错。水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石龙江主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B错。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C对。石龙江位于火山下,诮分布在断裂带处,火山群主要为南北走向,D错。 5.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D对,C错。多出现在熔岩流中,A错。白龙湖地势低,熔岩流量应较大,在黑龙山的数量要比在白龙湖畔的少,B错。 6.黑龙山纬度较高,海拔较低,植被的垂直分异比较小,①错。火山杨为其他植物跟进生长改善了条件,②对。喷发前属于针阔混交林,③对。火山焦土只有生命力顽强的火山杨能够生长,不是有利条件,④错。C对,A、B、D错。 7.A 8.D 7.五大连池周围分布着14座火山,火山海拔为米-米,因此五大连池成因上属堰塞湖,性质上为淡水湖,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且夏季降水丰富,因此夏季水位最高,五大连池湖水浅,湖岸陡,所以A正确。 8.五大连池周围分布着14座火山,火山海拔为米-米,火山和湖泊一起构成了“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地质公园,生物演替复杂,因此该地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所以D正确。 9.B :本题考查岩浆的来源,意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并结合右图可知,①圈层为地壳,②圈层为地幔,③圈层为外核。其中地幔(②圈层)上存在一个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10.B :本题考查地壳圈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景观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地球内部的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力转换,而其所需能源主要有三部分,即地球内能、重力能和太阳辐射能。 11(1)(8分)早熟:大面积石板地使地温和水温较高,热量较充足;(2分)饱满:石板层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的积累;(2分)优质:水质优良、无污染;(1分)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农药、化肥使用少,稻米污染小;(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作物生长期长;)(1分)高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1分)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分) (2)(8分)经济效益:鸭子吃虫,减少农药的使用,节约相关费用,并能减轻虫害带来的损失;鸭粪肥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节约成本;农药、化肥使用量下降,提升了稻米品质,利于销售;稻田里的杂草、昆虫等可充当鸭子食物,饲料投放量少,养殖成本低;鸭子市场需求量大,增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任答三点得6分) 生态效益:形成良性生态系统,环境效益好(2分,必答)。 (3)(6分)响水稻米品质优良;(2分)俄罗斯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稻米生产,需求量较大;(2分)渤海镇距俄罗斯较近,且铁路运输便利,运输成本较低。(2分) 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习
|